1月25日下午,我院召开党员固定学习日,检察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邹新就全省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体会作交流发言。
王阳明先生说过:“静处体悟,事上磨练。”回想起茅山脚下二十天放下杂念、心无旁骛的学习时光,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这次培训也是我工作以来参加的层次最高、时间最长、内容最全、感悟最深、收获最多的一次培训。我在反观自省中完善自我,在全身心学习中提升本领。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
一是最严格。记得到培训班的第一天晚上,开班动员会上就对培训纪律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一改过去我们对于培训就是“出来放松放松”的认识。从早操的纪律,到课堂的规矩,班级的管理不可谓不严。培训开始后,对学员的要求更是一天比一天“加码”。上课的坐姿要端正,班长喊起立后大家动作要整齐,晚上回到宿舍也不能聚集,更不能大声喧哗……
二是最激烈。这次培训名字就叫做“优秀年轻干部培训”,顾名思义,班里都是各设区市层层选拔出来的青年才干。对我来说,作为班级的“小透明”,我做的最多的就是看。看别人的政治素质,看别人的专业素能,看别人的学习力、执行力和担当力。看到差距,我常常感觉到羞愧。
在这个班,我看到什么极强的政治素质、极强的大局观念、极高的自我要求、极优的工作作风。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这个班太卷了。开班后不久,大家“自我加压”就成为了常态。我们虽然抱怨大家太卷,但总是不自觉地又卷在其中。
三是最实用。在培训之前,作为一个非法律科班出身的外行人,参加这么高层次的培训,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跟不上。但拿到课程表,我稍稍松了一口气,课程的覆盖面很广,从时事政治、国际形势,到国学文化、职场心理的调适,条线业务培训并不是特别深入,照顾了各个条线的同志。但回过神,我才理解课程设置的良苦用心,这些课程其实正是省院党组对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期待:要懂法律,更要懂政治;要张口能说,还要提笔能写;要有检察人的智慧,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要能工作能战斗,也要会生活懂放松。
最后一个感受是最深刻。我有很多个“第一次”都交给了这次培训。第一次写调研报告,第一次开组织生活会,第一次开党组会……这是一次“沉浸式”的培训,强度高、要求严、收获多,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突破中,痛并快乐着。
45天的培训仅仅是开了个头、起了个步,回到工作岗位2个月来,每每遇到困难,我想起培训时不怕吃苦、坚决完成任务时的勇气;每每受到委屈,我想到培训班上那些不计得失、心胸开阔的同学;每每面对能力恐慌,我想起培训班里韦编三绝、虚怀若谷的学习氛围……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带给我的收获是长久的。虽然此次培训我获评“优秀学员”,但这只是对我这一阶段学习的肯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学习当作终身的事业和人生的追求。努力做到学在前、干在前,在努力干事中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始终务求实效、狠抓落实,积极对待工作、乐观对待生活,始终充满正义感和正能量,带着这段“加油站”和“助推器”般的宝贵经历,为高港检察事业续写华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