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有人喊你去“投资”,面对“高”收益,你知道怎么分辨他/她是否靠谱吗?
今天“检言简说”由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陈欣带来,听她讲一讲:“投资”那些事儿。
“现在我们公司在搞促销,买我们的保健饮料,买一赠一;如果寄存在我们这里代售,将按月返利,一年总返利不少于购买额的1.5倍,相当于年初投1万,年底至少可拿回1.5万,很划算的,好多人都购买了!”
这么高的利润,有人信吗?
有,不少人闻讯赶来参与这场新零售“潮流”。
结果呢?投进去的钱大部分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现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刚过去不久,很多人忙碌了一年辛苦打拼出了鼓鼓的钱袋子,这时,可能有人会开始向你伸出“橄榄枝”,想方设法地要帮助你实现在家躺着就能“钱生钱”的美梦。 这时,希望你提高警惕,你可能遇到了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到底是什么?
我们究竟该怎样预防?
今天就向大家揭露一下非法集资的那些套路。
01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非法集资是对一类违法犯罪类型的统称,在刑法中,该行为主要涵盖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值得注意的是传销也是被纳入非法集资的范畴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罪都具有向社会不特定的公众吸储的共性,除此之外,集资诈骗罪还要求有明显的非法占有该部分资金的主观目的。而传销活动主要通过“拉人头”的方式,根据下线数量来计算薪酬或者提成。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各位,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主动参与传销活动是违法的哦,投入的资金一律没收,不予返还!
02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了,但是其理财的理念和方式还有更新,当前非法集资的手段多样且极富隐蔽性,小编总结了非法集资中的几大常见手段:
1.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得高额回报,或者以“免费”养老为幌子,通过开展公开讲座、考察、聚会、馈赠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的;
2.以投资“虚拟货币”“ 区块链” 及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投资为幌子吸引投资的,投资金额不限且许诺固定回报;
3.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是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或者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高管人员使用虚假身份注册、经营或有不良信用记录、网上负面信息的;
4.在街头、商超等人群密集、流动场所以及金融机构办公场所附近发布“理财产品”广告的;
5.以各种“山寨”荣誉称号和所谓的名人专家做广告宣传,以及通过集会、大型庆典等方式宣传“投资项目”的;
6.要求向个人账户交付投资款,以现金、POS刷卡等方式交付投资款或者让投资人在境外开立银行账户划转投资款的;
7.“投资”“理财”公司的注册地、网站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在境外的,或者高管系外籍人员的公司,通过公开讲座、演讲等方式吸引投资的。
面对非法集资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对号入座,抓好自己的钱袋子哦。
03如何躲过非法集资的陷阱?
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碰到类似的情形,我们要做到“一算、二查、三思考”:
“一算”:
计算一下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啦。
“二查”:
查询相关企业的工商登记资料,该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是否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等,如果欠缺这些资料证件,那就有涉嫌欺诈的嫌疑了。切记不要被一些利用名人效应的照片视频资料蒙蔽双眼哦。
“三思考”:
该企业售卖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行情?
是否有实体项目?
参加的主体是否有限制?
最重要的是自身是否有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