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法治报》头版报道:高港检察建议从“办理”到“办复”转变
2024-05-28 09:19:00  来源:泰州市高港区检察院

  

长达3年的噪声污染问题解决了

  高港检察建议从“办理”到“办复”转变

  “感谢检察院感谢环保局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生产走上正轨。”近日,泰州市高港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回访时,看到某索具企业已在新厂址进行正常生产,企业负责人热情地对来访检察官表示感谢。

  “因为噪声,家里老人白天都休息不了。”2023年3月,泰州市高港区检察院在开展噪声污染治理专项监督活动中,通过与12345政风热线建立的线索共享机制发现,针对高港区某索具公司有关的噪声投诉高达20余件。

  2023年4月,高港区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噪声污染源头,并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实地调查。

  “从早上8点开始,敲敲打打的声音就开始了,一直要到下午5点多钟才能消停。”开展实地调查时,附近村民纷纷向检察官反映噪声影响正常生活。

  检察官进一步调查发现,2020年5月,该公司租赁所在地居委会闲置房屋从事索具生产,产品制造流程涵盖金属切割、焊接、钢板钣金等,生产过程中间歇性发出金属撞击声,产生大量噪声污染。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该公司选址未经审批,生产车间三面紧邻村民区,最近距离不足5米,由于道路狭窄,该公司为了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生产车间未设置声屏障。但根据记录显示,相关行政机关在约谈该公司时候,该公司表示,他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生产时间生产,产生的噪声也是符合标准的,不会影响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检察机关调查中发现,该公司生产时候产生的噪声是人工击打产生,而非机器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产生受人为因素影响。检察官认为,针对该公司的原有噪声监测结果虽未超出国家排放标准,但其生产已实际影响到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对生产噪声进行再次监测。

  为了监测噪声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高港区院先后6次商请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技术部门对该公司的工业噪声进行多时段、多点位的监测记录,根据监测结果,该公司生产产生的噪声已超过规定限值,达到噪声污染标准。

  2023年5月26日,高港区检察院向该公司属地政府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后属地政府回复称该公司已通过设置隔音设施、调整生产工序时间等方式减少噪声产生,但高港区检察院在开展整改效果评估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实际并未增设隔音降噪设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仍有针对该公司噪声污染的投诉,噪声污染问题并未真正整改到位,噪声污染问题也并没有真正解决。

  为切实推动检察建议从“办理”向“办复”转变,2023年8月15日,泰州市两级检察院会同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赴属地政府召开磋商会,实地查看该公司生产情况,勘察中发现,由于厂房距离居住区较近等地理位置的限制,设置隔音降噪设施投入较大,企业进行原址改造意愿不强等客观因素,原先通过设置隔音降噪设施来减少噪声的方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真正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督促属地政府落实声环境质量改善职责,根据磋商会精神,并结合该公司发展规划,决定依法协助公司搬迁,消除噪声污染。经协调,由属地政府在辖区内筛选出符合公司生产要求的闲置厂房,由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搬迁投资等方面从优选择。最终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工业园区购得厂房,并计划对新厂房标准化改造后整体搬迁。2023年9月,该公司主动出具停产报告。2023年9月至12月期间,高港区检察院多次赴该公司原址开展回头看,经实地调查,停产情况得到属地居委会和周边村民证实。2023年11月,省检察院、省生态环境厅共同赴高港区,现场了解企业生产噪声扰民情况,查看新厂区建设情况,商讨指导解决方案。2024年1月,该厂在新厂址重新投入生产。

  至此,长达3年的工业噪声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还“静”于民的同时,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该案的办理,获区长批示肯定。

  编辑:张倩